查看: 968|回復: 0

[歷史] 馬關條約後 為什麼三國要干涉還遼?

 關閉 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8-9-21 21:12:5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[隱藏]
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註冊

x
三國干涉還遼 (也稱為三國干涉) 之事件,乃發生於甲午戰爭後。清朝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簽署馬關條約,割讓遼東半島予日本。六日後,俄羅斯、德國與法國以提供「友善勸告」為藉口,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。

列強對條約之反應

俄國

俄國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,早已對遠東地區保有領土需求,先後佔領原屬清朝的外東北、奪得庫頁島,更興建西伯利亞鐵路,企圖在滿洲與朝鮮建立勢力範圍,奪取極具戰略價值的不凍港。故此,俄國與日本之爭端勢在難免。簽署馬關條約時,俄國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佔東北,然則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讓遼東,令俄國有感利益受損。俄軍甚至打算遠赴東亞,不惜以戰爭解決問題。

德國

中日開戰初期,德國反應冷淡。但後來德皇威廉二世眼見日本快將打敗清軍,有感德國應該染指東亞。早前俄國與法國在1893年結成俄法聯盟,令德國在歐洲之地位動搖。故此威廉二世嘗試以干預中日議和,換取俄國支持其在東亞的擴張。

法國

基於俄法聯盟,德國拉攏俄國後,法國同樣想在東亞取得更多利益。得到中南半島後,法國開始覬覦臺灣島,故此支持與兩國一起干涉條約之簽訂。

英國與美國

俄國與德國嘗試拉攏英國,但英國認為馬關條約對己有利,因為它規定中國開放更多條約港 (Treaty port) 。而且,日本在華得到利益,可以阻擋俄國向南擴張。故此,英國在最後關頭拒絕加入「干涉集團」。那邊廂,日本也想尋求英美的幫助,召開國際會議解決遼東問題。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,又恐怕日本或三國在華之勢力坐大,故此雙雙宣告中立。

三國勸告之內容

4月23日,三國政府嚮日本政府發出以下通知:

「今日本國割占遼東,既有危害中國之首都 (北京) 之虞,也讓朝鮮國之獨立有名無實,有礙維持遠東之和平,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佔領遼東半島。」

三國要求日本歸還遼東予中國,並限定在十五日之內答覆;三國甚至準備派出海軍艦隊前往東北。

日本的反應

日本仍然盡努力保住在條約所得。4月30日,日本提出只佔領旅順與大連兩海港,加上一些賠款。但三國依然態度強硬,毫不退讓。日本雖然戰勝中國,但是中國的北洋海軍也使日本海軍損失不少。它希望英國會提供支持,但英國也只是建議日本接受三國的「勸諭」。在如此的外交壓力之下,加上簽署條約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,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佈放棄對遼東半島的永久佔領。

10月19日,日本與三國達成協議:日本歸還遼東予中國,而清廷要付出三千萬兩白銀作為賠償。11月16日,清廷贖回了遼東。

結果

日本是剛剛崛起的新帝國,卻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。故此,日本一直懷恨在心,謀求「臥薪嘗膽」,大力鼓吹發展軍事工業,期待報仇之機。1904年,日本重整旗鼓,偷襲俄國在旅順的海軍,引起日俄戰爭。但其實,與三國集團相比,日本也未嘗不是帝國主義的國家。三國干預僅僅是帝國主義引起的典型紛爭。

三國的外交勝利,激起了世界各大強國在華實現帝國主義的野心。1896年,俄國以迫日還遼有功,同清政府簽署中俄密約。後來,密約泄露,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划出勢力範圍、租界與租借地。俄國在1898年租下旅順與大連兩港口;德國則強占膠州灣。三國在事件中各懷鬼胎,反映了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緊張的歐洲國際關係。同時,事件也開列強企圖瓜分中國之端。

清政府雖然代表中國簽署和約,卻在上述事件中毫無發言權,默默讓馬關條約之條款剝削中國。事件激起中國知識分子對國情的反思,開啟百日維新之先聲。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排行榜|幫助|希望國度

GMT+8, 2025-1-1 08:27 , Processed in 0.060168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Theme Design By Tenny (希望國度)| Version: 10.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