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之~魏國武將
曹操,字孟德,小名阿瞞,沛國譙縣(安徽省亳州市)人,生於東漢桓帝永壽元年(西元一五五年)。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,因幼年被大宦官曹騰收為養子,所以改姓曹。少時,曹操就機警過人,喜歡飛鷹走狗,圍獵比武,不拘禮俗,放浪無度。他叔父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,經常向他父親告狀。曹操受了父親斥責後,決定尋找機會對叔父進行報復。一天曹操看到叔父走過來,就馬上倒下,口吐白沫,一副中風的樣子,他叔父立刻跑去報告曹嵩。等曹嵩慌忙的跑了過來,曹操卻安然無恙,曹嵩就問他病是不是好了。曹操說:「我根本就沒病,可能是叔父不喜歡我,所以才誣陷我。此後,曹嵩不再相信兄弟的話了。
曹操對當時的黑暗政治極為不滿,看到中常侍張讓,依仗權勢,就潛入張讓府中刺殺他。不料被發現,曹操只好跳牆逃出。這件事後,曹操潛下心來,博覽群書,特別喜歡研究兵法。另一方面,曹操開始結交社會名流。一位以「知人」而著稱於世的卸任太尉喬玄,對他說:「我見過不少名士,但沒有能比上你的。如今天下將亂,非有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著個社會,能夠平定天下的,恐怕只有你了。」喬玄又對曹操說:「現在還沒有什麼名氣,應該與許劭結交一下。」曹操就前去拜見許劭,交談一陣子,曹操就問他:「先生看我是怎樣的人呢?」許劭笑而不答。經過再三追問,許劭才說:「你是治事之能臣,亂世之英雄。」曹操聽罷,大笑而去。
二十歲時,曹操被地方推舉為孝廉,被授與洛陽北部尉的官職。曹操一上任就再衙門外掛了五色大棒,宣佈有違犯禁令的,不管是誰,一律嚴懲。一天,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,曹操馬上下令揮棒就打,之後不法份子在也不敢在北部橫行。曹操的名聲一下子大了起來。
公元一八九年,漢靈帝病死。少帝劉辯即位,年僅十四歲,由何太后臨朝聽政。何進與袁紹謀劃誅滅宦官,太后不同意,袁紹就提議召請并州牧董卓進京,脅迫太后。曹操認為殺幾個首惡的宦官,只需交給獄吏處理就可以了,不可引外兵進京。何進不聽曹操勸告,結果消息走漏,宦官先發制人,伏兵殺死何進。這時,董卓帥兵開進洛陽,不久廢掉另立劉協為獻帝。
袁紹、袁術都不想與董卓同流合污而逃離京師,董卓就拉攏曹操,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。曹操痛恨董卓暴行,就逃出了洛陽。董卓就派人捉拿曹操。曹操東行,借宿於父親好友呂伯奢家。晚上,曹操聽到磨刀聲,以為呂家要殺他,就先殺死所有的人,之後才發現呂家要殺豬宴請他。曹操就仰天長嘆,說: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!」
曹操跑到陳留,得到大財主衛弘支援許多錢財和軍糧,就招募了五千士兵,公開打出討伐董卓的旗號。一些有志之士紛紛前來投奔。此時,關東一些州郡的州牧也積極組軍反抗董卓,最後推舉袁紹為盟主。董卓得之就挾持獻帝遷都長安,火燒洛陽,調動大軍迎擊諸侯聯軍。曹操幾次催促袁紹西進,但袁紹不聽。於是曹操就單獨率軍西上。曹操一路風塵而來,結果被打的大敗。經過這次挫折,曹操感到自己力量太小,就與曹洪、夏侯惇等分赴揚州、徐州招募兵馬準備再戰。不久,聯軍也解體了。
一九二年夏天,青州黃巾軍發展壯大,進入兗州,殺死兗州太守劉岱,全體官員前往東郡懇請曹操擔任兗州牧。曹操親自率軍,最後,青州黃巾軍全部投降,曹操從中挑選青壯年三十萬人,號稱「青州兵」。曹操有了兗州做根據地後,想把父親接來安享晚年。不料途中遭徐州牧陶謙的部將襲擊,曹家老小全部遇害。曹操得之後,相當氣憤,於是親率大郡討伐陶謙。後來因兗州張邈、陳宮發生政變,請來呂布,立為兗州牧,只剩荀彧、程昱堅守的鄄城、東阿三縣還屬於曹操,曹操被迫撤兵。一年之後,曹操終於打敗了呂布,呂布、陳宮逃往徐州,兗州又回到了曹操的掌握之中。
一九六年九月,曹操領軍護送漢獻帝東遷許縣。從此曹操牢牢地控制了東漢朝廷,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,在政治上佔據了很大的優勢。
這時,董卓的舊將張濟已死,他的姪子張繡繼統其眾,攻佔宛城,揚言要進攻許都。一九七年正月,曹操率軍西征,張繡不戰而降。但不久張繡即反叛,襲擊曹操。曹操倉皇而逃,長子曹昂、姪子曹安民及大將典韋均遭殺害。同年冬,曹操再次攻打張繡,收復宛和舞陰。第二年三月又第三次進攻張繡。由於張繡得到荊州牧劉表的幫助,曹操三次出征都沒有成功,但卻遏止了張繡、劉表的北上。
一九八年九月,曹操率兵攻打呂布,把呂布包圍在下邳。陳宮建議呂布率兵出屯城外為犄角之勢,並切斷曹軍糧。但呂布沒有採納他的意見,堅守孤城不出。兩個月後,曹操採納郭嘉、荀攸的建議,挖開沂水、泗水衝灌下邳。呂布也終於投降了。呂布的勢力徹底滅亡了。
二○○年正月,袁紹發表《討曹檄文》,由著名文人陳琳起草,曹操看了很氣憤,但很讚賞陳琳的文才。二月,袁紹率十餘萬精兵,進抵黎陽,同時派大將顏良駐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。官渡之戰拉開序幕。曹操屯兵官渡,袁紹也率軍向官渡逼近。雙方遙遙相對,曹操出擊不利,就收兵回營,堅守不出。因知道袁軍的人馬多,糧草消耗量大,謀士荀攸勸他阻斷袁軍的糧草,曹操就派徐晃襲擊袁軍的運糧隊伍,焚毀糧車數千輛。十月,許攸勸袁紹襲取許都。雸紹不聽,許攸連夜投奔曹操。曹操與許優勢老朋友,許攸建議曹操使用精兵偷襲烏巢,第二天,曹操就率五千名步騎兵改用袁軍旗號,抄小路向烏巢出發了。最後曹操攻陷烏巢,殺了淳于瓊。曹軍大獲全勝,乘勢率全軍發動猛攻擊,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率八百騎兵度過黃河,向北逃去。二○二年五月,袁紹病死。袁譚與袁尚爭奪繼承權,發生內鬨。曹操乘機發兵,冀、幽、青、并四州全部歸入曹操勢力範圍,北方基本上統一了。
二○八年七月,曹操對荊州發動攻擊。九月,曹軍率軍抵達新野,劉琮以全荊州的土地和人民向曹操投降。秋冬之交,曹操率領水陸大軍從江陵出發,沿江東岸到達赤壁,與孫、劉聯軍相遇。鑒於北方軍隊不習慣水戰,曹操下令用鐵鎖把戰艦聯鎖在一起。這給了孫、劉聯軍採用火攻提供了條件。一天夜裡,東南風大起,周瑜的部將黃蓋詐稱投降,帶了十艘滿載著澆了油的柴草鬥艦,藉著風勢直向曹營駛去。距曹營不遠,同時然起火來向曹營艦船撞去,曹軍大敗。
曹操回到了北方,總結了赤壁戰敗的教訓,決定首先平定關西、漢中,然後再實現自己統一全國的雄心壯志。二一一年七月,曹操率領大軍,討伐馬超。曹操大軍抵達潼關,與關西軍隔關對峙以吸引馬超的主力。另一方面暗中派徐晃、朱靈帶四千人度過黃河,在黃河西岸建立營寨,準備讓大軍陸續渡到河西,進行側面作戰。曹操繞到馬超背後,完全打亂馬超作戰計劃。最後韓遂與馬超決定割地求和。曹操表面上同意,暗中則施展離間計,分化馬超和韓遂關係,使兩人互相猜疑。然後,曹操才與關西軍決戰,一舉獲勝。二一五年,曹操親征張魯。七月,曹操大軍進抵陽平關,張魯之弟張衛據關堅守。曹操久攻不下,就撤兵而還。張衛見曹兵已退,守備開始鬆懈。曹操突然回兵夜襲,佔領陽平關。十一月,張魯向曹操投降。
二一六年五月,漢獻帝晉封曹操為「魏王」。
二一八年,劉備親自率軍攻打漢中。夏侯淵中了劉備的圈套,於二一九年被劉備斬殺於定軍山,權軍大敗,曹操率軍親征,依然無法挽回敗局,只好退出了漢中。二一九年七月,關羽對樊城發動進攻,曹仁派于禁、龐德等七軍屯在樊城之北,以成犄角之勢。進入八月,大雨連綿,漢水氾濫,關羽引水淹七軍,生擒于禁、龐德,並進圍樊城、襄陽,威震華夏。曹操甚至考慮把首都遷往鄴城,以避其鋒。後來他接受了司馬懿、蔣濟的建議,勸說孫權偷襲關羽,擒斬關羽,才解除了襄陽、樊城之圍。
孫權為了轉嫁殺死關羽的責任,派人把關羽的人頭送過來。曹操非常明白孫權用意,下令按關羽的身材雕刻了一個木偶,穿上壽衣,與人頭縫在一起,以諸侯之禮在洛陽厚葬。
二二○年正月,曹操在洛陽病逝,終年六十六歲,被葬在鄴城西面的山崗上,與戰國時作過鄴令的西門豹祠堂相鄰,稱「高陵」。九個月後,曹操的兒子曹丕代漢稱帝,追尊他為「武皇帝」。
生平
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,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,因為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,於是改姓曹氏。曹操年輕時即已文武雙全,《魏書》說他「才力絕人,手射飛鳥,躬禽猛獸,嘗於南皮,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」。《三國志》說他「才武絕人」,「少機警,有權數」。
公元175年曹操舉孝廉,任洛陽部尉。公元177年任頓丘令,公元179年娶卞氏為妻,公元180年升為議郎。公元184年,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爭中起家,任騎都尉。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,升任濟南相。後歷任東郡太守、都尉、典軍校尉等職。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後,逃亡回家鄉陳留起兵討伐董卓。 夏侯惇
夏侯惇夏侯惇(?? - 220年),字元讓,沛國譙(今安徽毫縣)人,三國時期曹操家族軍中的首領。
生平
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,曹操同族兄弟。勇猛善戰,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,便已跟隨,擔任裨將。後來曹操任奮武將軍時,更以惇為司馬,屯白馬,不久又升折衝校尉,領東郡太守。
後曹操征陶謙,留夏侯惇守濮陽。可是張邈叛迎呂布,夏侯惇出走鄄城,不過在途中中計,被偽降的呂軍劫持,幸得韓浩解救,得以逃退,與荀彧、程昱力保三城。征伐呂布時期,夏侯惇被流矢射傷左目,被人稱為「盲夏侯」。後又復領陳留、濟陰太守,建武將軍,封高安鄉侯。202年,趁受命進攻在新野的劉備,但被打敗而回。
一次大旱,夏侯惇截斷了太壽水,形成了一個池塘,親自擔土,率領士兵種稻耕田,避過了缺糧的危險,百姓皆受益。後又歷任河南尹、伏波將軍,受權能簡單從事,不用拘於制度,更領邑二千五百戶之高。深得曹操重用信任,在行軍中,能與曹操同車,可以不經通傳,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。
曹操病故,曹丕登位,篡漢立魏,封夏侯惇為大將軍,可是數月後便去世了,諡為忠侯,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。
特徵
夏侯惇好學、專師,但為人剛烈,14歲時,有人羞辱其師,便將那人殺死。而且雖身在軍旅,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。為人極重外表,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發脾氣,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「盲夏侯」。雖然他位高權重,但生性儉樸,一生淡泊,有多餘家財別會分及部下。
家庭
兄弟
夏侯淵,與夏侯惇一起為曹操部下。
夏侯廉,被封列侯。
子
夏侯楙,妻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,與曹丕甚有交情,歷任侍中尚書、安西鎮東將軍。
夏侯充,封列侯,早死。
孫
夏侯廙,夏侯充之子。
曾孫
夏侯劭,夏侯廙之子 典韋
典韋(?? -197年),陳留己吾(今河南寧陵西)人,三國時期曹操麾下將領。
早年曾報恩殺人,因而令不少豪傑知其名。後來張邈舉兵,典韋參軍為士,屬於趙寵之下。之後獲得曹操大將夏侯惇賞識,轉為其下,數戰有斬敵首之功,拜為司馬。
194年,呂布乘曹操東征徐州,偷襲兗州,曹操立即還擊呂布。呂布派軍屯兵在濮陽之西四五十里,曹操實行夜襲,殺至明早,呂布率軍解救,三面圍攻曹操。呂布親率大軍從早到午交戰數十次,戰鬥激烈,曹操招募壯士衝陣,典韋搶先響應,並募集數十人,穿上兩重鎧甲,放棄大楯,手持長撩矛戟出戰。正直西面戰況又急,典韋衝前擋著敵兵,敵軍弓弩亂發,箭如雨下,典韋合上眼,叫士卒在敵我相距五步才叫他,士卒大叫:「五步乃白!」,眾人皆懼,大叫:「虜至矣!」典韋手執十多枝長戟,大喊而起,敵人無不應手倒地,呂布也只好撤退。因功被拜為都尉,成為曹操身邊近衛,統領親兵數百人,圍繞主帳棚巡邏。後再遷為校尉。
197年,曹操攻宛,張繡投降。曹操十分高興,設宴歡聚。十多日後,張繡反叛,偷襲曹操之營,曹操不利, 輕騎逃走。典韋擋在門前,令敵軍不能入,張繡軍惟有分散從別門進入。當時典韋身邊的十餘人皆死戰,以一當十,典韋手執長戟左右攻擊,可是身邊士卒一個個戰死,典韋也身受數十傷,敵人乘機上前要捉他,反被典韋雙手挾著兩人並擊殺,其餘敵人都不敢上前。典韋奮而衝前,殺了數人,傷創突發,死前瞪眼大罵敵軍。最後張繡軍才敢再上前,割取其頭,互傳觀看,覆軍就視其軀。
曹操退至舞陰,知道典韋戰死,不禁落淚。後取回其屍體,對著典韋屍體大哭,把他安葬在襄邑,每次經過其葬地,都用牲口拜祭典韋。 許褚
據《三國志》記載:「長八尺余,腰大十圍,容貌雄毅,勇力絕人」,曹操稱讚許褚:「此吾樊噲也。」。在曹操身邊任宿衛都尉,與典韋一起負責曹操的警衛工作。典韋死後,許褚獨自擔負起曹操的警衛工作,統領衛隊「虎衛軍」,軍中外號「虎痴」。曾經挫敗過徐他對曹操的謀殺陰謀,在潼關之戰時救操破敵有功,官封武衛中郎將,後升任中堅將軍,賜關內侯。曹丕稱帝時,封萬歲亭侯,升為武衛將軍,總督中軍禁兵。曹睿即位後,又進封許褚為牟分侯,邑七百戶。許褚病死後,被追贈為壯侯。《三國志》評述許褚:「性謹慎奉法,質重少言」。許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,曹操死後繼續負責曹丕的警衛工作。許褚在警衛部隊的部下也曾有數十人官封將軍。 司馬懿
司馬懿高祖為司馬鈞,漢安帝時為征西將軍,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,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,父司馬防為京兆尹。正如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說:「本諸生家,傳禮來久。」
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,博學洽聞,伏膺儒教。因曹操出身「贅閹遺醜」,曾一度拒絕他的授予官職,但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任丞相後,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。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(「漢運垂終,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,以服事之。權之稱臣,天人之意也」),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。
曹操封魏王后,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。曹丕臨終時,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,輔佐魏明帝曹睿。明帝時,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、大將軍、太尉等重職。明帝崩,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。曹芳繼位後,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,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。正始十年(249年),司馬懿乘曹爽陪曹芳離洛陽掃墳,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。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。
嘉平三年(251年),司馬懿病死。265年,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,建立西晉。追尊司馬懿為高祖宣帝。
[編輯]
軍事才略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蜀將關羽攻魏,敗曹仁於樊城(今湖北襄樊市),俘于禁,斬龐德。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離間計,拉攏孫權,才有了後來所謂的「關羽大意失荊州」。
司馬懿於太和五年(231年)、青龍二年(234年)曾兩度親自率兵抗擊蜀漢諸葛亮北伐。司馬懿採取據險堅守,蜀軍果然糧盡而自退。諸葛後來的幾次北伐也都以失敗告終。
司馬懿的軍事才略還表現在孟達叛魏事件上。孟達原為蜀漢降將,曹丕命他守新城(今湖北房縣)。丕死,達欲叛魏歸蜀。司馬懿了解到這個消息後,一方面寫信安撫孟達,一方面潛軍進討,僅用8天行軍1200百里。孟達給諸葛亮信中認為司馬氏來兵需要一個月時間,所以當司馬懿提前二十多天趕來時,完全打亂了他的叛亂部署。後來司馬懿僅用16天,就破上庸,斬孟達。
另外,司馬懿還有破遼東公孫淵的戰績。
[編輯]
治國之道
司馬懿曾向曹操建議屯田制,但曹操採納後很快就死去了,所以事實上屯田制(尤其是軍屯)的推廣在曹丕時期。曹魏軍屯其主要基地設置在和孫吳、蜀漢對立的地帶(淮河南北以及上邽、長安、槐里、陳倉等地),而這裡基地的開創都和司馬懿有關。青龍三年(236年),關東饑荒,司馬懿調五百萬斛粟運往洛陽,足見關中存有大量糧食。
青龍元年(233年),司馬懿興修水利,而「開成國渠,自陳倉至槐里築臨晉陂,引汧洛溉舄鹵之地三千余頃」。 張遼
張遼(169年—222年),字文遠,雁門馬邑縣(今中國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)人,三國時期曹魏重要將領。
生平
東征西戰
傳言是馬邑之謀中聶壹的子孫,後為避禍改姓。張遼年輕時,曾經做過郡吏。東漢末年,因其武力過人,被并州刺史丁原徵召,擔任從事,並派他帶兵到京城。後來又被大將軍何進派去河北招兵買馬。189年,張遼回來時,正值何進被殺。於是又歸附董卓,後來董卓被呂布所殺,張遼又帶著手下將士們歸附呂布,擔任騎都尉。一直。後呂布被李傕軍所敗,逃出長安,追隨呂布東征西戰,最後呂布打敗劉備,佔領徐州,張遼領為魯相,當時張遼二十八歲。
效力曹操
198年,呂布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之後,張遼率部投降,被拜為中郎將、關內侯,後來又因為戰功,被晉陞為裨將軍。200年,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,張遼與關羽前往救援,大敗袁軍。後曹操剿滅袁紹的勢力,派遣張遼管轄魯國各縣,並跟隨夏侯淵討伐東海的昌豨。當時但糧草將盡,開始議論是否退兵,張遼對夏侯淵說:「數日已來,每行諸圍,豨輒屬目視遼。又其射矢更稀,此必豨計猶豫,故不力戰。遼欲挑與語,儻可誘也?(數日已來,每次圍攻城池,昌豨總是看著我。而且他軍射向我的箭又小,這必定是昌豨在猶豫,所以沒有盡力一戰。我想和他說白,或許可以誘降他?)」逐派使者到昌豨軍說:「公有命,使遼傳之。(公(曹操)有命,派張遼來傳話。)」昌豨果然下城與張遼說話,張遼便宣示道:「太祖神武,方以德懷四方,先附者受大賞(太祖(曹操)英明勇武,以德行傳揚四方,先歸附者可受大獎賞)」昌豨便答應投降。張遼遂單身走上三公山,到昌豨家拜訪,並拜見他的妻子。昌豨十分歡喜,跟隨大軍拜見曹操。曹操遣回昌豨,責訓張遼道:「此非大將法也。(這不是大將該做的。)」張遼拜謝:「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,諫奉聖旨,豨必不敢害故也。(以明公(曹操)的威信傳及四海,諫奉聖旨,昌豨必定不敢加害於我。)」
後隨曹操到黎陽討伐袁譚、袁尚聯軍,因戰功而晉升為中堅將軍。但袁尚堅守鄴城,久攻不下,曹操便返回許都,命張遼和樂進攻下了陰安,遷徙當地居民到河南。後再隨曹操成功攻下鄴。又轉攻趙國、常山,招降緣山多個賊軍及黑山賊孫輕等。205年,隨曹操成功討伐了袁譚,攻下海濱,並擊敗遼東的賊兵柳毅等。還軍到鄴,曹操親自出城迎接,共乘一車,並任命張遼為蕩寇將軍。接著張遼又率軍攻打荊州,平定了江夏各縣,在臨穎屯兵,受封為都亭侯。207年,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,張遼進諫:「夫許,天子之會也。今天子在許,公遠北征,若劉表遣劉備襲許,據之以號令四方,公之勢去矣。(許城,是天子所在的地方。現今天子就在許都,公(曹操)北征甚遠,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,佔據它號令四方,公(曹操)的形勢大去了。)」不過,謀士郭嘉卻不認為劉表會有所行動,曹操逐繼續,而張遼也隨同曹操出戰。途中遇上烏桓軍,張遼勸曹操戰,甚為拚命,曹操十分讚許,加上曹操看見烏桓軍未排成陣,便任命他為前鋒出戰,烏桓軍大驚,張遼逐斬殺單於蹋頓。
當時荊州未定,曹操派張遼還駐長社。臨出發前,軍中有人謀反,趁夜中製造動亂起火,全軍混亂。張遼對左右說:「勿動。是不一營盡反,必有造變者,欲以動亂人耳。(不耍亂動。此不會是全營人都動亂,必定有叛亂者在內,想要製造動亂吧。)」便令軍中不是反叛的人安靜坐下。張遼率領數十親兵,立在陣中。不一會,即查出得生事者的頭領,並將其斬殺。後陳蘭、梅成率領氐人在六個縣市造反,曹操派遣于禁、臧霸等討伐梅成,而張遼則督張郃、牛蓋等討伐陳蘭。梅成偽降于禁,于禁回師後。梅成便率眾投靠蘭軍,轉入險要的灊山依山防守。張遼想進攻,但眾將領認為:「兵少道險,難用深入。(我們兵少而道路險要,難而深入。)」張遼卻認為:「此所謂一與一,勇者得前耳。(這就是一對一戰鬥,勇敢的人才可以向前。)」遂進入山中安營,攻擊敵軍,斬陳蘭、梅成的首級,虜獲其軍。曹操談論到各將領戰功時說:「登天山,履峻險,以取蘭、成,盪寇功也。(登上天山,履過峻險,以奪取陳蘭、梅成,都是盪寇將軍(張遼)的功勞。)」獲增封邑、受假節。
威震合肥
208年,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,派張遼、李典、樂進卒七千餘人駐合淝。後曹操征張魯,派護軍薛悌送函給張遼。215年8月,孫權率領十萬人圍攻合肥,張遼依照曹操的函信提示,與李典大敗吳軍,更於逍遙津包圍孫權,不過被孫權成功逃出(詳見合肥之戰)。曹操對張遼大加讚許,拜張遼為征東將軍。
216年,曹操再征孫權,到達合肥時,跟隨張遼當年所戰之處走,讚歎了很久。後至濡須口與孫權戰,臧霸與張遼同為前鋒,當時遇上霖雨,孫軍船隻稍稍移動,大軍不安,張遼想要撤退,但被臧霸勸止。後與孫權議和,曹操便增加張遼之兵,多留數個軍隊,並徙到居巢屯兵。
東吳之忌
219年,關羽圍攻於樊城的曹仁,當時孫權剛依歸曹操,召張遼及眾軍解救曹仁。張遼未至,徐晃打敗關羽。張遼便與曹操會師摩陂,曹操更乘車出來慰勞他,並派他於屯陳郡。曹丕接任王位後,改遷前將軍,也封其兄及子為列侯。孫權再叛,張遼還屯合淝,進爵都鄉侯。更準其母乘車及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,導從出迎,眾軍士將吏都列隊拜見,旁觀者都感到榮耀。後曹丕稱帝,再封張遼為晉陽侯,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戶。221年,張遼到洛陽宮朝拜,曹丕在建始殿引見張遼,親自問他破吳軍的情況。曹丕聽後對左右讚歎道:「此亦古之召虎也。(這真是古代的召虎般。)」特別為張遼建造屋舍,替其母興建殿室,另外也把跟隨張遼的將士們封為虎賁。
孫權再次稱臣。張遼回到雍丘駐守,不幸在此時得了疾病。曹丕便遣侍中劉曄帶太醫應診,虎賁們常問消息,心急如焚。曹丕甚至親到其營執其手問候,賜其御衣,更派太官送御食。當情有所好轉時,便返回屯軍。孫權又再次背叛魏國,曹丕派張遼乘舟至海陵與曹休會合,孫權甚懼,對各將領說:「張遼雖病,不可當也,慎之!(張遼雖然有病,但仍不可擋,要十分慬慎!)」同年,張遼和其他將領打敗孫權的將領呂範。但他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,最後終於在江都去逝。曹丕知道之後,非常傷心,諡為剛侯。225年,曹丕追念張遼、李典在合肥的功勞,下詔道:「合肥之役,遼、典以步卒八百,破賊十萬,自古用兵,未之有也。使賊至今奪氣,可謂國之爪牙矣。其分遼、典邑各百戶,賜一子爵關內侯。(合肥之役,張遼、李典以步卒八百人,大破十萬賊軍,自古用兵,未有如此。令賊軍至今仍然喪失氣勢,真可謂國家的勇士啊。分張遼、李典封邑各一百戶,賜他們一子爵為關內侯。)」
特徵
張遼為人勇猛善戰,多次戰役都身先士卒。為人也十分盡忠,當年關羽投於曹操營下,張遼與關羽為好友,曹操便派張遼問關羽去留之心,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,張遼問明後,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,怕曹操殺關羽。但不說,又不是事君之道,便歎息:「公,君父也;羽,兄弟耳。(公(曹操),是君是父;羽(關羽),是兄弟而已。)」便選擇了照實說給曹操。
而且張遼感悟必改。當年他與護軍武周有隙。後來受胡質勸解,便與武周和好。 徐晃
徐晃(?-227年),字公明,東漢時河東楊縣(今中國山西省洪洞縣東南)人,中國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的將領,曹操部下「五子良將」之一。
原為軍閥楊奉的部下任騎都尉。公元196年,曹操擊敗楊奉後投靠曹操。參加過多次重大作戰,智勇雙全,戰功卓著,治軍有方。曹操曾稱讚徐晃:「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。」(《三國志魏書徐晃傳》)。在曹操軍中歷任裨將軍、偏將軍、橫野將軍、平寇將軍。官渡之戰中燒燬袁紹的後勤糧草有功,加封都亭侯。曹丕稱帝登基後官拜右將軍,封逯鄉侯,後進封楊侯。擊敗劉備於上庸後,駐守陽平關,改封陽平侯,假節鉞,食邑3000。徐晃對曹氏集團忠心耿耿,曾說過:「古人患不遭明君,今幸遇之,當以功自效,何用私譽為!」。公元227年病死,死後謚壯侯。 張郃
張郃字雋義,河間鄚人也。漢末應募討黃巾,為軍司馬,屬韓馥。韓馥敗,以兵歸袁紹。袁紹以張郃為校尉,使拒公孫瓚。公孫瓚破,張郃功多,遷寧國中郎將。
曹操與袁紹相拒於官渡,袁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,曹操自將急擊之。張
郃說袁紹曰:「曹操兵精,往必破淳于瓊等;淳于瓊等破,則將軍事去矣,宜
急引兵救之。」參謀郭圖曰:「張郃計非也。不如攻其本營,勢必還,此為不救而自解也。」張郃曰:「曹操營固,攻之必不拔,若淳于
瓊等見擒,吾等屬盡為擄矣。」袁紹但遣輕騎救淳于瓊,而以重兵攻曹營,不能下。曹操果破淳于瓊等,袁紹軍潰。郭圖慚,於是更加毀謗張郃,張郃懼,乃歸曹操。
曹操得張郃甚喜,拜偏將軍,封都亭侯,授以兵眾,從攻鄴,拔之。又從擊袁譚於渤海,大破之。從討柳城,與張遼俱為軍鋒,以功遷平狄將軍。從破馬超、韓遂於渭南。曹操征張魯,先遣張郃督諸軍討興和氐王竇茂。曹操從散關入漢中,又先遣張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。至陽平,張魯降,曹操還,留張郃與夏侯淵等守漢中,拒劉備。張郃別督諸軍,降巴東、巴西二郡,徙其民於漢
中。進軍宕渠,為蜀將張飛所拒,引還南鄭。劉備屯陽平,郃屯廣石,備以精卒萬餘,分為十部,夜急攻張郃。張郃率親兵搏戰,劉備不能克,於走馬谷燒都圍,夏侯淵救火,從他道與劉備相遇,交戰,短兵接刃,夏侯淵遂沒,張郃還陽平。當是時,新失元帥,恐為劉備所乘,三軍皆失色,眾遂推張郃為軍主
帥。張郃出,勒兵安陣,諸將皆受張郃節度,眾心乃定。曹操在長安,遣使假張郃節。曹操遂自至漢中,劉備保高山不敢戰。曹操乃引出漢中諸軍,張郃還屯陳倉。
曹丕即王位,以張郃為左將軍,進爵都鄉侯。及稱帝,進封張郃為鄚侯。並詔張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,召張郃與曹真並朝許宮。曹叡即位,遣張郃屯荊州,與司馬懿擊孫權別將劉阿等,追至祁口,交戰,破之。諸葛亮出祁山,加張郃位特進,遣督諸軍,拒蜀將馬謖於街亭,馬謖依阻南山,不下據
城,張郃絕其汲水道,擊,大破之。司馬懿治水軍於荊州,欲順沔入江伐吳,詔張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。至荊州,會冬水淺,大船不得行,乃還屯方城。諸葛亮復出,急攻陳倉,帝驛馬召張郃到京都。帝自幸河南城,置酒送張郃,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、虎賁使衛張郃。諸葛亮退,詔張郃還京都,拜車騎將軍。
張郃識變數,善處營陣,料戰勢地形,無不如計,諸葛亮皆憚之。諸葛亮復出祁山,詔張郃督諸將西至略陽,諸葛亮還保祁山,張郃追至木門,與之交戰,飛矢中張郃右膝,薨,諡曰壯侯。張郃前後征伐有功,魏明帝曹叡封張郃四子列侯,賜小子爵關內侯。 曹仁
曹仁(168年—223年),字子孝,三國時期曹魏重要將領,曹操家族軍其中一員。
生平
曹操堂弟。東漢末年,天下大亂,曹仁暗自結集上千青年,遊於淮河、泗水之間,後帶隊跟隨曹操,任別部司馬,行厲鋒校尉。曹操進攻袁術,曹仁屢有斬獲。193年,曹操為報父仇,東征徐州,曹仁負責騎兵,任為前鋒,並另率軍攻打陶謙將領呂由,攻克。後還師與大軍會合於彭城,大破陶謙軍,再轉攻費、華、即墨、開陽,陶謙派將領解救各縣,曹仁再率騎兵擊破解救軍。
194年,呂布偷襲兗州,曹操回師解救,派曹仁率軍攻句陽,城破並擄獲呂布將領劉何。後來在平黃巾餘賊、迎天子都許都有戰功,拜曹仁為廣陽太守,但曹操對他器重有嘉,不派他到廣陽赴任,而以議郎督騎留於曹操身邊。之後,曹操征張繡,曹仁另屯兵別縣,擄獲男女三千多人。曹操兵敗,張繡軍追殺,曹操軍士氣低落,曹仁率兵解救,士氣甚高,令曹操回復信心,大敗張繡。
200年,曹操、袁紹相持於官渡,日子久了,袁紹另派劉備到曹操後方舉兵,令曹操腹背受敵,許城以南,吏民皆不安,曹操非常擔憂,曹仁進言:「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急,其勢不能相救,劉備以強兵臨之,其背叛固宜也。備新將紹兵,未能得其用,擊之可破也。」曹操認為可行,派曹仁率騎兵攻打劉備,劉備大敗逃走,並進一步平定多個縣城叛軍而還。後袁紹遣將領韓荀抄西道攻曹操,曹仁攔截韓荀於雞洛山,成功將他打敗,袁紹再不敢分兵而出。再與史渙斷了袁軍糧道,火燒糧谷。
平定河北後,曹操乘勝圍壺關。曹操下令:「城拔,皆坑之。」但圍城多月也攻不下。曹仁對曹操進言:「圍城必示之活門,所以開其生路也。今公告之必死,將人自為守。且城固而糧多,攻之則士卒傷,守之則引日久;今頓兵堅城之下,以攻必死之虜,非良計也。」曹操實行其計,城中果然投降,於是曹仁以前後功績進封為都亭侯。
208年,跟隨曹操南下,曹仁任為征南將軍。赤壁之戰敗北後,屯兵於江陵,抵擋吳將周瑜。周瑜率數萬人來攻,數千前鋒已至,曹仁上城樓觀望,募集三百人,並派部曲牛金挑戰。但敵軍人數眾多,牛金被圍,長史陳矯在城樓上望見牛金軍被圍,左右皆驚懼。曹仁大怒,叫左右取馬親自解救,陳矯等認為:「賊眾盛,不可當也。假使棄數百人何苦,而將軍以身赴之!」曹仁不理,被甲上馬,帶領數十壯騎出城,衝入敵圍,牛金得救,後再殺入敵圍,解救其餘的被圍人馬,死者只有數人,敵軍乃退。曹仁歸還,陳矯嘆服:「將軍真天人也!」三軍佩服其勇武,曹操也讚賞他,轉封他為安平亭侯。
211年,曹操討伐叛軍馬超,任曹仁行安西將軍,率領諸將拒馬超軍於潼關,與後來的曹操大破馬超。後蘇伯、田銀叛變,任曹仁行驍騎將軍,統率七軍討伐叛軍,攻克。彼再轉回征南將軍,假節,屯兵樊城,鎮守荊州。侯音在宛叛變,曹仁率軍大敗侯音,並將其斬首,還屯樊城,拜為征南將軍。219年,關羽北伐至樊城,于禁援軍被漢水淹沒,樊城也受連累。曹仁惟有以數千人守城,在城中沒有淹沒的地方安上木板,關羽乘船圍城,糧食就盡,救兵又不至,樊城外內斷絕,曹軍士氣低落,曹仁激厲將士,要以必死之心迎戰,眾人重新振作。後徐晃救兵到來,水亦稍降,曹仁與徐晃前後攻擊關羽,關羽最後敗走。
曹丕即位魏王,拜曹仁為車騎將軍,統率荊、揚、益州軍事,進封陳侯,增邑二千,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,後還屯宛城。孫權派將領陳邵佔據襄陽,曹仁奉旨討伐,與徐晃大敗陳邵,入主襄陽,派將軍高遷等徙漢水之南的未開化之民到漢水之北,曹丕遣使拜曹仁為大將軍,又下詔要曹仁移屯臨潁,遷為大司馬,後督軍佔據烏江,再屯於合肥。223年逝世,時年五十六歲,諡為忠侯。
特徵
曹仁年少時不太檢點,後為長官,開始整奉法令,置科於左右,以為從事。而且精通各種武藝,擅長射箭、騎馬,非常勇猛,有賁、育之勇,擅於騎兵作戰。 曹丕
魏文帝曹丕(187年--226年)字子桓,曹操次子(曹操的長子是早逝於宛城的曹昂,而與卞氏的所生的長子是曹丕)。公元187年冬天山生於譙郡。公元211年封為五官中郎將及副丞相,公元217年立為魏國世子。220年曹操去世,曹丕繼任為魏王及丞相,而漢室早在曹操時就已經名存實亡。曹丕一上任,法令一新,同年即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給他,改國號為魏。曹丕還感慨說:「舜禹之事,吾知之矣(據說舜、禹也是通過禪讓登基,我今天知道那是怎麼一回兒事了)」。
曹丕自幼好文學,於詩,賦,文學批評,皆有成就。與其父,曹操,弟,曹植,並稱「三曹」。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著有《典論》。
[編輯] 政績
曹丕在位時間只有短短六年。公元221年,下令人口達十萬的郡國每年察舉孝廉一人。同年又重修孔廟,封孔子後人為宗聖侯。公元224年恢復太學,設立春秋穀梁博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