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元甲之死亡真相
多年以来,霍元甲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,目前正在国内各大影院热映的电影《霍元甲》不仅让人们大饱眼福,也深为霍元甲那种自强不息,敢与外国列强抗争,为中国人争口气的精神所感动。
电影里的霍元甲总是让人热血沸腾,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又是怎样的呢?本报记者特地在霍元甲的家乡,走访了他的曾孙霍自正,让他对真实的霍元甲做了一番介绍。
在天津南郊的一个普通的村子———小南河村,记者见到了霍自正,当时他正在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整理车辆管理的账目。
不过,一提起霍元甲,他还是来了兴趣,娓娓道来,如数家珍,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
真相一:霍元甲并非出身富贵人家
在电影里,霍元甲出身的家在当地是个有钱又有势的人家,而且父亲武艺高强,还有一大帮徒弟。而霍自正提到霍元甲的第一句话却说:“霍元甲其实只是个很普通的农民,家里并不是很有钱!”霍自正讲,霍元甲在农忙时在家种地,农闲时就到天津城里做点小买卖,以补家用。
霍元甲在脚行(搬运工自发的组织)做过管事,后来又到好友农劲荪开的药栈做事。农劲荪是个革命者,暗地里在北方为孙中山等召集人才,经常到各地走动,药栈的事大都交给霍元甲去办,霍元甲也因此在天津城里慢慢呆了下来,一直到去上海比武并开办精武会。霍元甲死于1910年,10年后,孙中山还为霍元甲的武馆题字,以悼念这位中国武术的前驱。
真相二:霍元甲只是吓跑西方大力士
在电影里,霍元甲一人独战四国大力士,赢了前三场,却在最后一场被下毒而死。但真实的霍元甲并没有这种经历,而是仅凭名声就吓跑了两个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西方大力士。
在天津时,霍元甲功夫好,又爱抱打不平,遇到欺负人的事他总要挺身而出,在天津已有了很大的名气。当时有个俄国大力士斯其凡洛夫在天津摆擂比武,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。霍元甲听说了这件事,于是要和他比武。斯其凡洛夫不知霍元甲底细,推托道:那就明天吧!
可斯其凡洛夫心里没底,就向翻译打听霍元甲的来历,翻译告诉他:霍元甲在天津很有名,有一身的好功夫。翻译还告诉他,最好不要比,不然会吃亏!
到了第二天要比武时,斯其凡洛夫不得不求饶,说:“我只是来天津卖艺的,养家糊口而已,我说的那些话不算数。”霍元甲不答应,让他登报认错,否则还是要比。斯其凡洛夫只得答应,不过后来始终没有查到他道歉认错的报纸。不久以后,斯其凡洛夫不得不离开了天津。
后来,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又在上海摆下擂台,并称中国人是“东亚病夫”,引起上海民众的不满,但又没有人敢上台。农劲荪于是向上海的知名人士陈其美推荐霍元甲去比武。当霍元甲赶到上海时,奥皮音却又到别的国家去了,过了几个月才回来。
奥皮音向周围的人打听霍元甲的来历,得知对手来自天津,在天津赫赫有名,敢来这儿比武,绝对是个硬手。奥皮音有点心虚,但是协议已经签了,海报也贴出去了,很多人都赶来上海,要看他们比武,怎么办呢?于是他想了个办法,跟霍元甲说,西方比武和中国不同,只能用拳,不能用腿和脚等许多条件,想束缚住霍元甲的功夫的发挥,霍元甲想都没想就答应了,并和奥皮音约好了比武的日子,结果到了那天,奥皮音却不知所踪,早就给吓跑了。
回顾当年,霍自正说,正因为这次摆擂,霍元甲离开天津去到上海,也就再没有回来。
真相三:霍元甲死于日本人投下的烂肺药
在各种故事里,都说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,但具体的死因却说法多多。比如电影《霍元甲》中,就是霍元甲在与日本武士田中进行第二轮比武前,喝了下毒的茶,以致在擂台上被打死
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。霍自正讲,当时霍元甲在上海威名远扬,在当地一些知名人士的资助下办起了精武体操学校(后改名为精武体育会)。
当时上海虹口区有个日本人的柔道协会,那里的人对霍元甲不服,找他比武,他们派了10个高手前来,结果都被霍元甲以及他的徒弟打败,最后协会的头目与霍元甲比,企图暗算霍元甲,结果被识破,反倒让霍元甲打断了胳膊。
日本人心里不服,但是他们改变了策略,表面上与霍元甲和好。霍元甲本来就是个豪爽的人,只是想着“以武会友”,结果中了日本人的奸计。
在与日本人一起吃饭时,霍元甲早年的咳嗽病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,于是他们极力劝霍元甲去他们那里接受治疗,结果治疗了一段时间,病反而越来越重,日本人还不让他离开。霍元甲不久便去世了,距离精武会成立仅仅70天,霍元甲死的时候才42岁。
后来,精武会的人把他治病时吃的药拿到上海市立医院去化验,发现竟然是一种慢性烂肺药。
真相四:霍元甲子孙现“以武为生”者仅一人
在电影里,霍元甲有一个女儿“翠儿”,而且很小的时候就被仇家所杀,事实上并不如此。
霍自正说,霍元甲有两个儿子,一个是霍东章,另一个就是比较有名的霍东阁(也就是霍自正的祖父),此外还有三个女儿,即霍东清、霍东琳、霍东琴。
霍东阁在上海精武体育会任过教,后来又到东南亚去开办分会,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到现在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,甚至澳大利亚,都有不少的精武体育会分会。
霍自正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,现在在世的霍元甲后人里,真正“以武为生”的只有霍自正的一个侄女霍静虹,现在在天津的一个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,而其他人则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,比如自己现在就仅仅是小南河村村委会管后勤的工作人员而已,当然,当地一个以霍元甲为名的武术学校还请他当着名誉校长。
霍自正说,霍元甲本来也有不少的徒弟,但是没有陈真这个人,最有名的要数刘振声,霍元甲死后,他就一直在上海的精武体育会任教。
还有一个是张文达,当时奥皮音被吓跑后,擂台空了,又一直没有人上台与霍元甲比武,观众却不愿走,霍元甲便让张文达装成一个山东武师,说山东话前来打擂,让台下的人饱了“眼福”。但是在后来的《精武本纪》里,却把张文达给写成是山东人。
相关故事释疑
迷踪拳的确存在,但是准确的名字叫“迷踪艺”,它是霍元甲综合了家传武功以及其他各派武功的精华而独创出来的,分为器械和拳术两部分。“迷踪艺”最有代表性的拳术叫72式练手拳,施展开来出神入化,变幻莫测,让人无从下手。
不过霍自正表示,迷踪艺历经这么多代,虽然还有人在练习,但是却很难说是正宗的。霍自正说,现在他们这儿还有拳谱,但是没有人练了。
“上海的精武会也有,还有人在练,但是却有人说练得不正确,我们也无从辨别,因为我们也不会啊!”霍自正这样说道。
霍自正说,练武是个吃苦的事,小孩子没有负担,可以练,可是人大了,就有很多事,结婚生孩子,要生活,哪有那么多时间,而且,时代不同了,过去练武可以防身,甚至可以打抱不平,但是现在是法制社会,功夫就不那么重要了,很多时候只能是强身健体而已,现在的人又不像原来那么能吃苦,所以练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。
頁:
[1]